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3.024

外科手术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瘘一例

引用
患者男,24岁,因“肛周疼痛伴流脓性液体1月余”来我院就诊。肛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程度不剧烈,无放射痛,流淡黄色脓性液体,量不多,无畏寒发热,期间服用莫西沙星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同性恋史6年余,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抗-HIV (+)2年余。入院体检:肛门截石位距肛门1.8 cm左右11点钟可见一外口,可触及一约2 cm左右瘘管,指压可见淡黄色脓性液体由外口溢出,肛门指诊肛管直肠未及肿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2×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406个/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2298个/μL,CD4+T/CD8+T淋巴细胞0.18,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T-SPOT.TB )抗原 A ( ESAT-6)(+), T-SPOT.TB 抗原 B (CFP-10)(+),痰样本涂片(-),红细胞沉降率30 mm/1 h,其他检查未见异常。符合手术条件后遂行瘘管切开术,术前未行抗艾滋病、抗结核治疗,术中取患者瘘管中脓液予涂片、培养。涂片结果示: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仪器法),分枝杆菌菌型(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均敏感。术后结核性肛瘘诊断明确后即行规范的抗艾滋病、抗结核治疗。抗艾滋病治疗具体方案为:替诺福韦二吡呋酯(0.3 g/次,1次/d,口服)+拉米夫定(0.3 g/次,1次/d,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次,1次/12 h,口服)。抗结核治疗具体方案为:利福布汀(0.153 g/次,1次/d,口服)+异烟肼(0.3 g/次,1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 g/次,1次/d,口服)+吡嗪酰胺(0.5 g/次,3次/d,口服)。术后随访1个半月,伤口已愈合。

外科手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结核、直肠瘘

R65;R97

2015-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82-28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1674-2397

11-5673/R

2015,(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