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4.09.011
大鼠应激后下颌骨骨皮质变化的微型CT观察
目的 探讨大鼠接受心理应激后下颌骨骨皮质的骨密度变化.方法 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心理应激组(PS组,40只)、空白对照组(C组,40只)和足部电击组(FS组,20只),其中PS组和C组按实验时间等分为1、2、3、4和5周亚组,每亚组8只.PS组在交流箱内接受心理应激,FS组仅做为应激源接受足部电击.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C组和PS组各实验时间行为变化,并应用微型CT观察分析大鼠下颌骨颊、舌两侧近远中向六等分线与对应颌骨上下界平分线的交点处(A、B、C、D、E位点)骨皮质的骨密度.结果 大鼠接受心理应激后,各时间点(1、2、3、4、5周)的开臂停留时间分别为(16.6±2.3)、(17.1±2.4)、(15.8±1.6)、(15.8±2.2)、(17.9±2.6)s;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0.5±3.7)%、(30.3±2.5)%、(26.8±3.8)%、(26.5±2.0)%、(27.4±2.6)%;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分别为(34.1±4.4)%、(34.6±4.1)%、(32.6土3.9)%、(34.5±4.8)%、(31.8±3.3)%.以上数据均显著低于C组(P<0.05);而应激不同时间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5周组下颌骨颊侧D位点骨皮质骨密度[(1 085.4±88.5) mg/cm3]明显高于C组[(782.3±53.7) mg/cm3]和PS1周组[(825.2±88.5) mg/cm3](P<0.05),E位点的骨密度表现为PS 5周组[(657.2±101.7)mg/cm3]显著高于C组[(415.9±99.7) mg/cm3]和PS 1周[(348.1±111.3)mg/cm3]、2周组[(339.3±74.0) mg/cm3] (P<0.05);应激大鼠下颌骨舌侧的骨密度变化主要集中在磨牙下方的感兴趣区域,表现为B、C位点PS 5周组[(1 755.6±156.6)、(1 367.8±115.8) mg/cm3]显著高于C组[(1 364.6±120.2)、(922.6±102.6) mg/cm3]和PS1周组[(1 299.7±172.9)、(1 052.3±107.9) mg/cm3](P<0.05);PS组和C组其他位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应激后大鼠下颌骨颊、舌侧局部区域骨皮质骨密度升高.
应激、心理学、下颌骨、骨密度
49
R783.5;R285.5;R39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4-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