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6.06.002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
强迫症是一种终身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 DSM-Ⅲ和DSM-Ⅳ中将强迫症归类于焦虑障碍谱系中,命名为强迫性焦虑障碍;ICD-10中将其归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命名为“强迫性障碍”。在2013年出版的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分类变化最大,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被分离出来,与躯体变形障碍、拔毛症、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组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强迫及相关障碍”。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持续的强迫思维和反复的强迫行为,伴有明显焦虑情绪;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认为躯体外貌有缺陷或瑕疵的先占观念作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疾病;拔毛癖属于一种冲动控制障碍,而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是2种新的疾病诊断。这一巨变源于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临床特征,即持续性、侵入性、不必要的强迫思维以及反复的强迫行为,反映出近年来学术界对强迫症疾病实质逐渐深入的认识,以及对强迫症临床病理症的理解。其中,以强迫症最为常见,但在临床实践中强迫症的诊疗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由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强迫症与其他疾病的高共患率、慢性迁延性病程、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药物及心理治疗并重且依然疗效差等。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强迫症的诊疗技能,自2014年开始,经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简称为《指南》)编写组,历经2年多完成了《指南》编写,最终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会批准发布。
中国、强迫症、躯体变形障碍、焦虑障碍、疾病、强迫行为、临床特征、精神医学、应激相关障碍、医学会、躯体形式障碍、强迫性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常委会、诊疗、诊断分类、心理治疗、思维、命名、临床症状
49
R74;R78
2016-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35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