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5.03.006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高血压的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对象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招募。2007到2013年,共随访了28850名初始未患高血压的参与者。采用多元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不同水平NLR(五分位)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1~6年的随访(平均随访2.7年),有男性1348例,女性476例罹患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的风险比随着NLR五分位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最低NLR五分位数相比,经多变量调整后,第2~5 NLR五分位数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男性,1.05(0.87,1.26),1.02(0.85,1.22),1.07(0.90,1.29)和1.22(1.03,1.45)(趋势性卡方检验统计量为6.43,P=0.01);女性,1.11(0.82,1.49),0.79(0.58,1.08),1.13(0.85,1.52)和1.25(0.94,1.66)(趋势性卡方检验统计量为3.29,P=0.07)。结论男性NLR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个结果有可能进一步阐释高血压发病的潜在机制,并为以炎症为靶点防治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高血压、生物学标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TP3;R13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1ZCGYSY05700、12ZCZDSY20400、13ZCZDSY20200;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cws2013-21、bc2014-05
2015-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