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9780.2010.01.006

兔VX2移植瘤氩氦刀治疗前后~(18)F-FDGPET/CT显像及病理学变化

引用
目的 研究兔VX2移植瘤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系统(简称氩氦刀)治疗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观察治疗后肿瘤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索氩氦刀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方法 .方法 36只日本大白兔在兔VX2肿瘤种植后第4周,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显像后进行氩氦刀治疗.术后按随机数字表将兔完全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在氩氦刀治疗后第1,3,7,14,30和60天进行PET/CT显像;分析PET/CT图像,观察标准摄取值(SUV)的变化;第2次PET/CT显像(术后显像)后处死大白兔,取出原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变化.统计软件为SPSS 16.0,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氩氦刀治疗后病理学检查提示,治疗区呈现坏死-炎性反应-机化过程.CT表现:肿瘤区域术后第3天至第14天有一短暂性增大,然后呈缩小的趋势;最大SUV(SUV_(max))术后第1天即出现明显下降(由治疗前2.54±1.12下降至0.67±0.12),第3天轻度升高(1.71±0.82),然后逐渐减低(治疗后第60天为0.51±0.32),治疗前后SUV_(max)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1,8.716,11.388,5.713,7.144和7.213,P均<0.05).治疗前后靶区面积变化与SUV_(max)变化相关性不明显(r=0.259,P=0.675).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与SUV_(max)变化密切相关(r=0.865,P=0.032).结论 PET/CT显像可真实反映肿瘤组织氩氦刀治疗后的变化过程,是评价氩氦冷冻治疗疗效较理想的方法 .

肿瘤移植、氩、氦、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脱氧葡萄糖、兔

30

R73(肿瘤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8AA02Z426

2010-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2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核医学杂志

0253-9780

32-1137/R

30

2010,30(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