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144.2017.12.012
文化传承导向下载体缺失型历史街区规划探讨——以济宁市为例
城市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面临载体破坏、历史氛围缺失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使历史街区重新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外延文化内质、激发街区活力是众多历史街区普遍面临的挑战.针对载体缺失型历史街区的特殊性,提出将传统保护手法与"遗产活化+创意修复"结合的保护方式,即在梳理历史发展主线、挖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修缮改善、创意修复、创意更新等多元保护手法,重塑街区品质、实现文化外延,并以济宁铁塔寺及太白楼、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实践,以期对该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引发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历史文化街区、载体缺失、文脉传承、遗产活化、创意修复
TU982(地下建筑)
2017-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