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與陰陽:從《易經》到《易傳》的新觀察
因爲早期中國東西文明宇宙論的差異,早期易學分爲兩派.其中,東方文明之易學宇宙論重地,基於絶地天通的宇宙論,不承認人神的直接相通,其與神之溝通通過感應卦象來實現.其關於卦象的來源的理解則是對現象之象的歸納與提煉,其象之運用則是服務于現實的生產與生活.西方文明之易學宇宙論重天,基於天地可以交通的宇宙論,人神可以直接交流.發展到周易,依據人神可以相通的模式撰寫了《易經》爻辭.象與辭構成了東西方易學的核心關切.《易傳》是對兩種易學的綜合,魂魄是兩種易學通神的基礎,綜合兩種易學所得的本體與現象相統一的理論中,其中的陰陽哲學不是純粹的矛盾的對立統一,而是基於魂魄而生的包含着尊卑内涵的陰陽之論.從《易經》到《易傳》,不是單純的哲學突破問題,更主要的是不同易學流派的綜合創新問題.
宇宙論、早期易學、象辭、魂魄、《易傳》
202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