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134X.2009.02.005

前交叉韧带解剖双束重建中股骨隧道建立路径的比较研究

引用
目的 前瞻性研究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解剖双束重建术中,采用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定位建立股骨隧道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在连续30例ACL患者的解剖双束重建术中,首先分别以45°、55°角钻取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分别在ACL胫骨解剖附丽区印记的前内和后外,保留1~2 mm间隔骨桥;关节外入口分别位于胫骨结节内侧和内侧副韧带前缘的前方,间隔以两枚Washer不重叠为准,分别用于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移植重建.然后分别经两胫骨隧道,将两根球头空心钻的钻杆自胫骨隧道插入关节内,观察两钻头杆能否到达理想的股骨隧道,录像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本组30例患者中,经胫骨前内侧束隧道插入的钻头杆,在股骨侧的指向全部偏高、偏前,无一例能完全或部分到达股骨侧前内侧或后外侧束隧道口;而经胫骨后外侧束隧道的钻头杆,经屈或伸膝调整角度后,5例(16.7%)可完全到达、8例(26.7%)可部分到达股骨的前内侧束隧道口;有2例(6.7%)可完全到达、6例(20.0%)部分到达股骨的后外侧束隧道口.而经前内入路屈膝120°后,28例(93.3%)定位可达到理想位置.结论 在ACL解剖双束移植重建中,经胫骨隧道定位钻取股骨隧道的方法不可靠、准确性差、变异较大、可重复性差;而经前内入路方法可调节性强、准确性好、股骨隧道短、不受胫骨隧道方向、角度和直径的影响、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但应注意要在较大的屈膝角度下定位钻取.

前交叉韧带、关节镜、隧道定位、解剖双束移植重建

3

R68;R8

2009-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0-16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1674-134X

11-9283/R

3

2009,3(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