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3884-20190713-00219

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病原谱

引用
目的:探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连续收治的78例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病原谱,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57.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男性( OR=7.765,95% CI=1.895~31.815)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术前红细胞计数(RBC)增加( OR=0.151,95% CI=0.038~0.592,最佳截断值3.7×10 12/L)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 OR=0.227,95% CI=0.083~0.626,最佳截断值3.5 mmol/L)为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均 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 CI=0.707~0.902, P<0.05)。286份胆汁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05株,依次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假单胞菌属。681份潜在感染部位的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30株,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念珠菌属和黄单胞菌属。61.5%的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学培养结果与术前或术中胆汁培养结果一致。 结论:男性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RBC增加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则是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无阳性胆汁培养结果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生素。积极监测术前、术中和术后病原学培养,对于围术期抗生素选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胆道肿瘤、肝切除、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感染、危险因素

26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项目ZDRCA2016057;Key Medical Talents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ZDRCA201605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53-25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1007-8118

11-3884/R

26

2020,2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