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7-8118.2001.08.024
肝脏移植热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 肝脏移植历经30余年的努力,已取得较大进展.进入90年代以后,肝移植每年以5*!000~8*!000例速度递增,成绩斐然.然而由于供肝来源远较受体为少,同时在脑死亡法尚未通过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等无法实施有心跳供者(heart-beating donor,HBD)供肝,迅速膨大的等待供肝人数与供体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供肝几乎均来自无心跳供者(non-heart-beating donor,NHBD),供肝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段热缺血损伤,而且在冷保存及肝复流过程中会进一步遭受损伤.除经济、技术等因素外,供肝质量不好被认为是制约我国肝移植长期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供肝的缺血时间与灌注保存方法均影响肝移植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在供肝保存的研究中,一般将供肝血循环的阻断到冷灌注开始这段时间,称热缺血.临床实践中全肝离体的热缺血时间一般认为不宜超过5 min.而一些实验证据提示肝脏所能耐受的实际热缺血时限可达60 min以上[1].进一步探讨肝脏移植热缺血损伤的时限及其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最大限度地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现状,挽救更多濒临死亡的病人.
肝脏移植、供肝质量、热缺血损伤、肝移植、热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无法实施、脑死亡法、实验证据、时限、器官短缺、临床意义、临床实践、疗效提高、灌注、供体、供肝来源、供肝保存、保存方法、血循环
7
R65(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