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6.10.00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pSS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免疫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方法 收集387例住院pSS患者临床资料,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98例,未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8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分析72例伴肾损害患者的病理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7例住院pSS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5例,男女之比为1:8.2.198例伴肾损害患者中,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8例,男女之比为1:5.58.肾损害组pSS患者血清RF及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明显增高;肾损害组中,以Ⅰ型肾小管酸中毒(RTA)为表现的患者为102例,其中表现为低钾血症者54例,周期性低钾性麻痹12例,合并骨质疏松6例;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损害患者69例,其中36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3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1例肾功能不全(40.9%),其中慢性肾脏病(CKD)1期27例,CKD 2期18例,CKD 3期9例,CKD 4期15例,CKD 5期12例;72例行肾穿刺患者中,69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为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36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为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例为膜性肾病.72例行肾穿病理患者中33例IgM沉积、21例有IgG沉积、21例IgA沉积、18例C4沉积、15例C1q沉积、12例C3沉积.随访66例肾活检患者8~30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论 间质性肾炎为pSS患者主要的病理表现,但同时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也并不少见;RF及IgG分别是pSS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病理检查有助于pSS合并肾损害患者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临床特点、病理特点
20
R442.8;R593.2;R285.6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8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