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141-20210330-00164

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早发和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差异,提高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我国160家医疗机构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共21 000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 8 031例(早发组),晚发子痫前期 12 969例(晚发组)。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孕妇各高危因素及不同体质指数(BMI)、年龄分层的占比情况。结果:(1)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早发组与晚发组各高危因素的占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其中,早发组的初产妇、多胎妊娠占比均显著低于晚发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晚发组。(2)BMI分层分析:早发组BMI≥24 kg/m 2孕妇占比[分别为48.2%(2 828/5 872)和45.5%(4 177/9 181), P=0.001]及BMI≥28 kg/m 2孕妇占比[分别为19.5%(1 143/5 872)和18.0%(1 656/9 181), P=0.028]均显著高于晚发组。(3)年龄分层分析:早发组35~39岁孕妇占比[分别为21.8%(1 752/8 023)和17.6%(2 118/12 068), P<0.01]、40~44岁孕妇占比[分别为6.8%(545/8 023)和5.4%(649/12 068), P<0.01]、≥45岁孕妇占比[分别为0.7%(58/8 023)和0.5%(57/12 068), P=0.02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4)多因素分析:高龄(≥35岁)、多胎妊娠、未规律产前检查或由外院转入、高血压家族史(包括父系、母系及父母两系)、既往子痫前期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均是影响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风险因素( P均<0.05)。 结论:有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 2、高血压家族史、既往子痫前期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这些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更易发生早发子痫前期。

先兆子痫、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

5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60-76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56

2021,56(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