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2141-20200521-00430
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来源分为产科感染组(30例)及非产科感染组(3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感染源及微生物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脓毒症发生于产前39例(57%,39/68),产后29例(43%,29/68)。非产科感染组孕产妇呼吸、肾、肝、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比产科感染组高,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脏骤停、血乳酸水平≥4 mmol/L更常见,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高于产科感染组,各项指标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感染源及微生物学特点:脓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生殖道感染(37%,25/68);其中,产科感染组以绒毛膜羊膜炎(40%,12/30)最常见,非产科感染组以腹腔感染(34%,13/38)居多。诊断为血流感染(BSI)的孕产妇37例(54%,37/68),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多见(70%,26/37),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继发性BSI最常继发于生殖道感染(65%,17/26)。(3)治疗:非产科感染组患者ICU入住率、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高于产科感染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32例(47%,32/68)脓毒症孕产妇行外科手术清除感染源,其中子宫切除术5例。(4)预后:孕产妇脓毒症的病死率为19%(13/68),非产科感染组(29%,11/38)高于产科感染组(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产前诊断脓毒症至终止妊娠的时间为(5.5±8.6) d;其中,产科感染组(1.9±2.2) d,非产科感染组(7.7±10.3) 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于早、中孕期者(72%,18/25)高于晚孕期者(3/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
结论: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非产科感染比产科感染孕产妇并发症更多、病情更危重、预后更差,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预后。
脓毒症、妊娠、产后期、生殖道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
5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Z19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2017-I2M-1-002;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Z190021;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Initiative for Innovative Medicine2017-I2M-1-002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7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