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8.004
5143例产后早期妇女的盆底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妇女的盆底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并于产后6~12周来院行盆底功能检查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妇一般情况、产后盆底电生理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影响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5 143例产妇,其中Ⅰ类肌纤维肌力正常者2 695例(52.40%,2 695/5 143),Ⅱ类肌纤维肌力正常者2 710例(52.69%,2 710/5 143),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异常者2 872例(55.84%,2 872/5 143),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异常者1 406例(27.34%,1 406/5 143);阴道动态压力为(93+37) cmH2O(1 cmH2O=0.098 kPa).产后早期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1 208例(23.49%,1 208/5 143),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家族史的产妇产后早期SUI的发生率高达57.58%(95/165).PFD家族史是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阴道分娩、年龄>30岁、PFD家族史是产后早期发生SU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约半数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指标处于受损状态,高龄、阴道分娩及PFD家族史是产后早期发生SUI的危险因素.
产后期、骨盆底、电生理学、盆底疾病
5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220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课题D151100001915003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2018YFC2002204;Major Program of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D151100001915003
2019-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