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7.02.014

腹腔镜下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问题

引用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通过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以及血行或淋巴途径发生转移,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是否累及对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局部晚期子宫颈癌以及具有高危因素(包括子宫肌层浸润>1/2、低分化腺癌及病理类型为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或癌肉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判断PALN是否发生转移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CT、MRI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检查,但MRI和CT检查对直径<1 cm的转移性PALN的敏感性低,而PET-CT检查对转移性PALN的假阴性率达10%~12%[3-4].由此可见,影像学检查不足以全面有效地鉴别PALN累及与否.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与革新,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PAL)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到证实,其手术与肿瘤结局可与开腹手术相媲美,且具有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患者术后早期的生命质量较好[5-6].腹腔镜下PAL有两种手术路径,即经腹膜方式和经腹膜外方式.自2000年Dargent等[7]报道腹腔镜下腹膜外PAL应用于子宫颈癌以来,其在国外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单孔腹腔镜经腹膜外PAL、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外PAL也逐渐在临床中开展,而在国内对于腹膜外PAL的研究及应用仍很少.本文就腹腔镜下腹膜外PAL的入路方式、优势、并发症及局限性进行阐述.

腹腔镜下、经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影像学检查、晚期子宫颈癌、转移性、手术并发症、应用、透明细胞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低分化腺癌、lymph node、子宫内膜、周围组织、肿瘤预后

52

R73;R71

2017-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1-13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52

2017,5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