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529-567X.2006.10.01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型探讨

引用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方法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分型时,其临床、内分泌、糖和脂代谢紊乱的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192例PCOS 患者按鹿特丹修订的分型标准分为A组110例[长期无排卵;具有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或)生化依据;卵巢增大,单侧卵巢体积大于10 ml或超声下至少有直径2~9 mm的小卵泡≥12个;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雄激素增多症];B组46例[长期无排卵;具有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或)生化依据,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雄激素增多症]; C组36例(长期无排卵;卵巢增大,单侧卵巢体积>10 ml或超声下至少有直径2~9 mm的小卵泡≥12个;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雄激素增多症).又按肥胖与否将192例患者分为肥胖型PCOS 70例(OB-PCOS组)和非肥胖型PCOS 122 例(NOB-PCOS组).以同期就诊、年龄及体重匹配、基础体温(BBT)双相的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104例为对照组.采用多毛评分及痤疮评分法对192例患者进行评分并测定其血清生殖激素、胰岛素、血脂及血糖的水平.采用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评估高胰岛素血症;采用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试验(OGTT)及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评估糖代谢状态.采用游离雄激素指数(FAI)评估雄激素增多症及雄激素生物学活性.结果 (1)评分:多毛评分A组为(7.1±1.8)分,B组为(6.9±1.9)分,均明显高于C组的(3.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痤疮评分A组为(0.9±1.1)分,B组为(0.7±1.1)分,均高于C组的(0.2±0.4)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OB-PCOS组与NOB-PCOS组多毛评分及痤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黑棘皮症:A组的发生率为21.8%(20/110),B组的发生率为19.6%(9/46),C组的发生率为0(0/36),A、B组黑棘皮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B-PCOS组黑棘皮症的发生率为35.0%(25/70),NOB-PCOS组为6.0%(8/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生殖激素:①FAI:A组为2.6±1.8,B组为2.2±1.4,均明显高于C 组的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B-PCOS组FAI为3.4±1.8,NOB-PCOS组为1.8±1.2,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的比值:NOB-PCOS 组LH/FSH为2.4±1.1,明显高于OB-PCOS 组的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化指标:OB-PCOS组FINS、HOMA-IR、IAUC、GAUC、甘油三酯(TG)分别为(17±11)mIU/L、1.0±0.6、(249±128)mIU·h·L-1、(19.6±7.8)mmol·h·L-1和(1.9±1.0)mmol/L,均明显高于NOB-PCOS组的(8±10)mIU/L、0.1±0.8、(132±81)mIU·h·L-1、(16.7±3.4)mmol·h·L-1和(1.1±0.7)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C 3组间上述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特丹修订的PCOS分型方法可反映疾病的基本特征;而肥胖分型不仅能反映病情的基本特征和严重程度,而且对代谢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抗药性、雄激素增多症、肥胖症

41

R71(妇产科学)

200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84-68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41

2006,41(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