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529-567X.2005.02.021

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引用
@@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寄生于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细菌,健康人群带菌率可达15%~35%.1938年,Fry报道了3例死于GBS引起的产后心内膜炎的病例,由此证实GBS为人类致病菌.20世纪70年代以来,GBS所致的妇女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在围产期感染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每年由GBS引起的产后子宫内膜炎和败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0.1%和0.2%,新生儿GBS感染率为0.1%和0.2%,病死率为5%[1].国内文献报道,GBS阳性产妇的新生儿, 其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1.0%和8.3%,高于阴性者的9.7%和6.1%;GBS阳性新生儿,其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0.0%和10.0%,也高于阴性者的14.9%和5.0%[2].目前普遍认为,GBS是围产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造成母婴不良后果,在围产医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妊娠妇女感染GBS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肥胖、糖耐量异常、多次妊娠、低龄或高龄产妇等.在阴道GBS带菌产妇中,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3],多次妊娠妇女的带菌率明显高于初次妊娠者[4].对于妊娠妇女及新生儿的带菌率,国内外报道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妊娠妇女GBS带菌率为20.0%~26.5%[5,6],Yow等[7]的结论则是孕早期、中期、晚期的带菌率分别为14.3%、10.1%和12.9%,新生儿体表带菌率大致与母体相当.据张景华等[8]调查,我国孕妇带菌率为8%~15%,新生儿带菌率则偏低.本文仅以近年来的GBS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围产期感染、带菌率、新生儿、妊娠妇女、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妊娠期糖耐量低减、妇女生殖道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致病菌、阴性、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糖耐量异常、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阳性、心内膜炎、下消化道、围产医学

40

R71(妇产科学)

2005-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7-14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40

2005,40(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