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529-567X.2001.11.021
遗传性易栓症与流产
@@ 遗传性易栓症一词,最初是由Egeberg于1965年报道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陷症时提出的.目前,其含义已扩大到所有遗传性或获得性抗凝血因子或纤溶活性缺陷而导致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习惯性流产是生育期妇女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生率为1%~2%.约5%生育期妇女发生2次以上流产.近年研究[1]表明,反复性流产除与抗磷脂综合征有关外,与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导致的易栓症密切相关,如抗凝蛋白C、抗凝蛋白S、抗凝血酶Ⅲ缺陷,特别是与新近发现凝血因子V Leiden变异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密切相关[2].抗凝蛋白C于内皮细胞表面在血栓调节蛋白和凝血酶作用下变成活化蛋白C,活化蛋白C在抗凝蛋白S辅助作用下,于血小板磷脂表面降解活化因子V和活化因子Ⅷ,抗凝血酶Ⅲ则抑制活化因子X和活化因子Ⅱ,使凝血酶及纤维蛋白生成减少,下调其凝血反应.
遗传性、易栓症、抗凝蛋白、活化因子、凝血酶、活化蛋白、生育期妇女、血酶Ⅲ、活性缺陷、凝血因子、血栓调节蛋白、习惯性流产、血栓形成、细胞表面、凝血反应、磷脂、疾病、辅助作用、蛋白生成、表面降解
36
R71(妇产科学)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9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