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922.2015.04.001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言语康复研究进展
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可帮助绝大多数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的生物医学装置[1,2],常被视为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成功范例,其三位主要发明人(澳大利亚的Graeme Clark、奥地利的Ingeborg hochamir和美国的Black Wilson)也因此分享了2014年Lasker-DeBakey临床医学研究奖。有别于传统助听器仅是对声音信号的放大处理,人工耳蜗则可将声学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直接刺激患者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听神经。多导人工耳蜗诞生30多年来,软硬件技术不断升级,耳蜗植入者的表现稳步提升[3],植入年龄及手术适应证已大大放宽。
人工耳蜗植入、听力、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螺旋神经节细胞、临床医学研究、多导人工耳蜗、手术适应证、软硬件技术、转化、植入年龄、声音信号、声学信号、生物医学、临床实践、基础研究、患者、成功范例、澳大利亚、助听器、听神经
R764.44(耳鼻咽喉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0023,81460099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GRF18100415
2016-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