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922.2012.02.017
听阈评估的电生理技术进展
听阈评估是听力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诊断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如果听力异常则确定听力损失程度.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500 Hz、1000 Hz、2000 Hz和4000 Hz四个频率平均听阈的dB HL来划分听力损失程度.作为听力定量诊断的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一些基本特点.首先应具有频率特异性,如此才能根据各个频率的听阈来计算听力损失的程度.其次能够反映听觉通路全程的功能状况.行为听阈测试是定量诊断的金标准.但它只适用于能够且愿意配合的受试者,对于没有能力配合的受试者如老人和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及涉及赔偿或纠纷等不愿意配合的受试者,客观听力测试如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反应(toneburst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B ABR),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都具有频率特异性,能够部分或接近全部地反映听觉通路的功能状态,其优点是客观无需受试者配合且无创,适用于儿童或不配合人群.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电生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以及进展.
听阈评估、电生理、听力损失、受试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频率特异性、定量诊断、听觉通路、听觉脑干诱发反应、损失程度、evoked potential、世界卫生组织、皮层诱发电位、方法、听力正常、听力诊断、听力测试、平均听阈、临床应用、基本特点
10
R44(诊断学)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基金2011-3-042
2012-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