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922.2011.01.002
健康飞行员与飞行学员气导声诱发的在眼外肌上记录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目的 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学)员气导声诱发的oVEMP(ocular y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眼外肌上诱发的前庭肌源性电位)的特征性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学)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62名健康飞行学员(30名男性和32名年龄匹配的女性)和31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气导短纯音(short tone burst,STB)双侧给声双侧进行记录.记录93名健康飞行(学)员STB-oVEMP的nI和pI潜伏期、nI-pI间期、nI-pI的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对年龄与性别对oVEMP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结果 93名健康飞行(学)员oVEMP的nI和pI潜伏期、nI-pI间期、nI-pI的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分别为(10.35±0.66)ms,(15.18±1.07)ms,(4.75±0.99)ms,(6.75±4.13)μV,以及(13.22±9.13)%.男性飞行学员与男性现役战斗机飞行员间在oVEMP的各个特征性参数上无显著差别.年龄匹配的男女性飞行学员仅在nI-pI的波间幅度上存在显著差别,分别为男性(6.96±3.85)μV和女性(5.47±3.10)μV.结论 在oVEMP幅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对oVEMP参数似乎没有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双侧幅度不对称比而不能仅仅采用绝对幅度参数来评估oVEMP的检测结果.飞行(学)员需要按照性别分别建立oVEMP的正常值范围.
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椭圆囊
9
R764.04;R741.044(耳鼻咽喉科学)
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第二批专项课题08Z015
2011-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