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有“签名档”
古人的“签名档”颇具个性.南朝的文学家何敬容的签名就与众不同,他署名时把“敬”字分得很开,“苟”写得很大,而“文”却写得很小,名字中的“容”字中含有一个大大的“父”字,于是同时代的陆倕便有意骂他为“苟既奇大,父亦不小”.在北朝,许多少数民族贵族汉化程度不高,书写汉字比较困难.比如那位创作《敇勒歌》的北齐贵族斜律金原名叫斛律敦,由于写不好这个“敦”,就改名为斛律金,但署名时还是不像“金”字,齐高祖高欢就指着宫殿尖尖的屋角,让他临画,估计他的签名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小房子.另一位叫厍狄干的北齐贵族也很有意思,他在署名时常常把“干”字的竖画由下而上穿在两横上,别人讥笑他为“穿锥”.可见这些古人的“签名档”带着浓浓的个人特点.
签名档
G206;G206.2
2012-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