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6.11.005
胆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胆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形态特点。方法复习160例手术切除胆囊腺癌标本,对符合IMPC入选标准( IMPC成分≥5%)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法。结果 IMPC的检出率为19.4%(31/160)。31例IMPC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25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4.8岁。组织学上,19例为无血管轴心的微乳头漂浮在纤维间隙中,5例的微乳头位于癌性腺腔中,4例为深层典型微乳头形态伴癌巢周围及表面丝网状微乳头结构,3例可见上述形态同时存在。 IMPC周围常有小团细胞浸润。31例IMPC中的淋巴结转移率、脉管侵犯率和小团细胞浸润伴发率分别为61.3%(19/31)、71.0%(22/31)和77.42%(24/31),均高于普通腺癌,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IMPC检出率与分化程度低和肿瘤分期高相关[P=0.012,相关系数(C)=0.67;P=0.011,C=0.68];60例随访结果显示普通腺癌的2年生存率为54.8%(23/42);IMPC的2年生存比例为4/1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结论胆囊IMPC是一种高级别肿瘤,易于侵犯脉管和淋巴结,比普通腺癌更具侵袭性,短期生存率降低。同时,小团细胞浸润可能在胆囊IMPC的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
胆囊肿瘤、腺癌、癌、乳头状
45
R73;R31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6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