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1
DNA甲基化与脑血管病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于1942年首次被提出,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或表型改变,其形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主要通过对基因转录或翻译过程的调控,影响基因的功能和特性[1].表观遗传学调控是一种只影响基因修饰加工和表达的调控机制,其发生不会引起DNA序列的改变,是连接环境、遗传、临床表型的重要桥梁.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表观遗传过程在细胞生物学和组织生理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其与人类疾病的关联性也逐渐显现.目前,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预测药物反应或预后的个体差异,筛选适合患者个体的药物、剂量和方式,指导治疗;②作为分子靶标,通过逆转异常的表观修饰,开创治疗新途径[2].
DNA甲基化、脑血管病、表观遗传学
17
R743;R587.1;R473.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022-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59-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