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765.2021.08.015
《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s)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动脉与静脉之间没有正常毛细血管床,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bAVMs可导致急性出血性卒中、癫痫发作及神经功能障碍,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是青少年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1-2].功能区bAVMs指涉及中央前回、锥体束、内囊、基底节、语言中枢、丘脑或下丘脑等重要功能结构的bAVMs.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及脑血管外科分会于2021年5月在Front Neurol发表了《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实践指南》[3],针对目前功能区bAVMs临床诊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该指南依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检索指南[4],确定了与功能区bAVMs相关的文献,共总结61项关于功能区bAVMs临床实践的推荐意见.为了该指南更好地普及和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对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解读.
功能区;动静脉畸形;评估;临床治疗
16
202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3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