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5765.2013.05.012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引用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25例)、腔隙性脑梗死(481例)和脑出血(456例),患者发病后4~5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通过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端粒长度与卒中后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中[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312例死亡,其中181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脂、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家族史后,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端粒较短时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69%[校正相对风险(adjusted relative risk,adj.RR)1.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2.67;P=0.02],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是长端粒组的2.57倍(adj.RR 2.57,95%CI 1.24~5.31;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未发现端粒缩短与全因死亡(adj.RR 1.14,95%CI 0.59~2.18,P=0.35;adj.RR 0.92,95%CI 0.57~1.50,P=0.59)、心脑血管死亡风险(adj.RR 1.95,95%CI 0.76~4.97,P=0.24;adj. RR 1.06,95%CI 0.59~1.89,P=0.56)的关系.结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有可能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端粒长度、卒中、心脑血管死亡、危险因素

201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68-37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