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745X.2022.08.026
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印堂、攒竹、阳白、颧髎、四白、地仓、颊车、合谷(健侧)、太阳、足三里(双侧)、水沟、迎香、翳风、鱼腰、丝竹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背振阳针刺(通过"审、循、按"在背部寻找异常部位或阳性反应点予以针刺,得气后即出针).两组除周日休息1次,余均每天治疗1次,疗程15 d.主要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分级量表、杨氏分级量表、面神经肌电图予以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H-B分级、杨氏分级、面神经肌电图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麻痹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面神经肌电图上治疗组在改善潜伏期延长时限方面也优胜对照组(P<0.05),在改善波幅降低程度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调背振阳针刺有助于周围性面瘫康复,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恢复受损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周围性面瘫、针刺、调背振阳、临床观察
31
R745.1+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芜湖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人才项目;芜湖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
2022-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2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