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085/j.cnki.issn1005-0205.230517
代谢组学在脊髓损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5万~50万的患者出现[1],我国发病例数从2 370万至每百万人中60例不等[2].中医理论将其归类为"体堕",最早记载于《灵枢经·寒热病》.代谢组包括生物样本中的全部小分子化学物质及各种化合物[3],而代谢组学是对代谢组的系统研究,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病因病机,改善疾病监测、诊治、预后的判断等提供了新的工具[4].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脊髓损伤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意义.
脊髓损伤、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应用进展、综述
31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2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