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加味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补肾活血汤,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评分变化差异.结果:两组BMP-2比较,两组患者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两组患者总体BMP-2值比较存在分组效应(P<0.001),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的血清BMP-2值,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BMP-2值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01).两组不同时间节点BMP-2值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TNF-α比较,两组患者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两组患者总体TNF-α值比较存在分组效应(P<0.001),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的血清TNF-α值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TNF-α值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01).两组不同时间节点TNF-α值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4);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即存在分组效应(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评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01).两组不同时间节点Lysholm值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 WOMA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无交互效应(P=0.091);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治疗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即存在分组效应(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评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01).两组不同时间节点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有效率评分比较,两组内中医证候评分,治疗8周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味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可减少软骨基质降解,抑制炎性反应,增加软骨细胞修复,促进骨生成,对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膝骨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肾虚血瘀、加味补肾活血汤
30
R684.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宿迁市科技计划项目S202011
2022-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