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再移位92例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再移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中医正骨科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取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98例.手法复位成功至骨折愈合未出现再移位者纳入A组(206例),出现骨折再移位者纳入B组(92例).两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AO分型、尺骨的稳定性、伤后肢体肿胀程度以及骨折的复位时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再移位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机制、骨折复位时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AO分型、尺骨的稳定性、肢体肿胀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后肢体肿胀程度、尺骨的稳定性及骨折AO分型是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再移位的风险因素.临床上对于肢体肿胀严重,尺骨不稳定和骨折AO分型中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要引起重视,此类患者手法复位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风险较高.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骨折再移位、风险因素
28
R683.4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0-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