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锁式融合器(ROI-C)行前路颈椎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疗效及对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行ROI-C前路颈椎融合术的46例CSM患者,随访2年以上,记录融合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等功能指标以及椎间隙角度(AOS)、椎间隙高度(HOS)、T1倾斜角(T1S)、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SVA)、C2~C7角等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末次随访Ⅰ级融合38例,Ⅱ级融合6例,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NDI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HOS,AOS,C2~C7角,T1S,C2~C7 SVA均显著高于术前,末次随访AOS,C2~C7角,C2~C7 SVA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7角与T1S,AOS与C2~C7角,T1S与C2~C7 SVA,AOS与T1S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ROI-C前路颈椎融合术能改善CSM患者颈椎功能,恢复颈椎曲度、椎间隙角度、高度,颈椎曲度丢失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自锁式融合器、前路颈椎融合术、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
28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山东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2007-176
2020-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