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旋转相关极限体位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使用多普勒超声评价颈部旋转相关极限体位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对40个健康成人年龄在19~21岁(平均20.2岁),分别在颈部中立位、同侧旋转极限,同侧屈曲旋转极限,同侧后伸旋转极限,对侧旋转极限,对侧屈曲旋转极限,对侧后伸旋转极限,卧位,卧位同侧旋转极限,卧位对侧旋转极限等体位下进行椎动脉的流速,管径多普勒超声测量.测量椎动脉位于颈3~4节段,血流量和总血流量通过计算获得,总血流量为同一体位下双侧椎动脉流量和.对包括椎动脉流速,管径,流量及颈部活动角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后伸旋转极限体位的总血流量大于立位旋转极限位,屈曲旋转极限位,卧位旋转极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立位比较,旋转极限位和屈曲旋转极限位时,对侧推动脉血流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旋转极限位同侧推动脉流速,管径均增加,屈曲旋转极限位同侧仅管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不同的旋转相关极限体位对椎动脉血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后伸旋转极限位可能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
颈部、极限旋转体位、椎动脉血流
25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7-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