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征在股骨颈骨折微观辨证论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过程中裂隙征的形成基础、演变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记录骨折的Garden分型、裂隙征的分级、裂隙征出现和消失的时间点、内固定构型的全程稳定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演变等指标,并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7%出现了裂隙征,2级裂隙征为26.7%;内固定构型全程稳定性1级为81%,2级为19%,没有发生内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总病理学坏死率为80.1%;总影像学坏死率为46.7%(49例),其中6.7%(7例)进展为临床坏死,其余的42例影像学坏死能维持为ARCO工-Ⅱ期或者完全修复.股骨头幸存率超过90%.结论:裂隙征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相当普遍,并且对坏死股骨头的修复产生重要影响,安全渡过其失稳危险期是关键,本术式能够提供全程的生物力学稳定效能和持续有效的生物学修复能力,从而确保骨折的愈合,促进坏死修复,降低坏死的发生率和股骨头塌陷率.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裂隙征、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腓骨移植、微观辨证
23
R638.42(外科感染)
广东省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
2015-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