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颈性眩晕300例临床观察
颈性头晕在医学上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临床上多由颈椎骨质损害、颈部软组织病变和颈椎凝滞(为颈椎段性功能障碍,因颈椎负荷过重或不当所致)引发,如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颈肌损伤、椎间盘突出、炎症、神经根损害等,起病和发作时,眩晕与颈痛症状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男性发病率偏高,临床发现单纯采用针刀治疗此类症状达不到理想效果.丹鹿通督片根据李同生教授"通督活血汤"衍生而来,可预防针刀术后粘连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抗衰退作用,并具有促进骨愈合,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受压迫神经的病变,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等功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已很常见,经查阅文献尚未见针刀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颈性眩晕相关报道,为探讨针刀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意义,自2006年至今,我院采用针刀治疗和针刀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00例对比观察,发现疗效肯定,现总结报告如下.
颈性头晕、颈椎病、针刀治疗、丹鹿通督片
20
R274.39
2013-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