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0205.2002.01.020
退变椎间盘胶原的病理变化
@@ 1 正常(无退变)椎间盘胶原的超微结构、含量变化、种类、分布及功能1.1 超微结构椎间盘胶原的超微结构有相对特异性,以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纤维环是由平行排列、整齐紧密的胶原纤维构成,其外2/3层呈典型的同心圆致密排列分层结构,并紧紧的锚靠在椎体上;而在内1/3层,斜行排列的纤丝板层与软骨终板交织在一起 [1,2,22].纤维环板层从外向内逐渐增厚,纤维板层厚约为2.77~3.22μm,纤维层之间由少许胶原纤丝相连 [1,2].内层纤维带斜度较大,纤维带在椎体间互相呈螺旋状排列;层与层之间的交叉角可达60°,甚至可达直角 [3].椎间盘前后两面纤维板层紧密堆积,侧面堆积则较少,且后外侧部显示明显不规则和无序.纤维环胶原纤维的直径约为300~500nm,其上附有直径为100~300nm或更小的蛋白多糖或糖蛋白颗粒 [2].Happen等研究亦发现,纤维环胶原纤维是由纤维丝直接和氨基多糖连接而成,从而确保了胶原纤维结构的稳定性.
椎间盘、退变、胶原、病理变化
10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