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运行逻辑、理想图景及演进脉络
信访制度以群众路线作为基本制度基因,兼具政治性、行政性、法律性等属性.基于信访诉求属性和诉求的对抗强度,可抽象出利益保障、政治监督、矛盾化解、治理参与四种信访制度功能的理想类型.不同历史时期,信访制度均以"兜底功能"为基本运行逻辑,实际上承担了非预期的、突发的、规定权限和职能之外的社会剩余事务治理功能.从制度变迁路径看,具有连续的、渐进的缓慢变迁,以及间断的、非连续的剧烈变迁两种形态,前者体现了信访制度的"补充性兜底",后者则彰显了"功能性兜底".因此,信访制度"废除论""弱化论"等论断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而是需要在精准分类基础上持续推进适应性变革.
信访制度、制度功能、社会剩余事务、适应性变革
28
D63(国家行政管理)
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
2024-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