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尊敬的潘老师,您好!您读研时曾师从陈翰笙先生,长期关注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您的博士论文也是有关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观察视角.因此,请您谈一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潘维:首先,我想结合马克思的永恒性和历史局限性,谈一谈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许有人会诧异:怎么可以谈马克思的历史局限性呢?我认为当然可以,既然我们要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说明我们不是原教旨主义者,不是教条主义者——今天的讨论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共识和前提之下.
23
D62(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2019-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