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23.05.004
孙郁芝教授基于中医五脏功能论治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肾脏病理异常或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的一类肾脏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CKD可归于中医腰痛、水肿、虚劳、关格、尿血等范畴.研究结果表明[1] ,在中国,CKD 的患病率为10. 8%,患病人数约为1. 5亿,其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察觉,若不及时防治,短期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西医治疗CKD以控制血压、血脂,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微循环等为重要方式,但药物副作用较多,疗效常不甚满意.研究表明[2] ,中医药在延缓CKD病程进展,改善患者体质,降低激素副作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慢性肾脏病、中医五脏、功能论、五脏功能
24
R223.11;R692;R544.1
山西中医药大学案例库建设项目No.2022AL003
2023-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