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22.11.009
4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及风热伤络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0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肾病区4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资料,分为血热妄行组及风热伤络组,对其一般资料、发病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和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55例HSP患儿高峰年龄为6~7岁,81.5%小于10岁;32.1%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两组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1.4%病程在4周内;关节型和单纯皮肤型是常见的临床类型,比例分别为38.6%和28.7%,45.9%出现消化道症状,多见于5~8岁的年长患儿;63.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其中主要表现为CD3+和CD4+均增高的免疫功能亢进;治疗随访3个月85.2%病情完全缓解,风热伤络组有效率高于血热妄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6%无肾脏损伤,关节痛和腹部症状在1月内缓解无复发,80%的尿检异常出现在4周后.结论:HSP血热妄行证及风热伤络证高峰年龄为6~7岁,多10岁以内发病,上呼吸道感染为其主要诱发因素,5~8岁的年长患儿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免疫功能亢进是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失衡的主要表现,风热伤络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血热妄行组.
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临床分析、预后
23
R725.5;R554.6;R6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河南省首批拔尖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22-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7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