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20.10.001
杨霓芝教授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的临证经验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ADPKD )的发病率约为1/400-1/1000 ,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基因的遗传性肾病[1]. 其临床可见双肾多发性进行性肾脏囊泡充液、泌尿系感染和持续性高血压等特征, 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而不得不行肾移植手术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2~4]. ADPKD病变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肾外囊性病变,如肝脏囊肿、胰腺囊肿、心脏瓣膜病、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瘤等并发症[5]. 杨霓芝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同时也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教研40余年,长期潜心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杨师研习,所获匪浅,现将杨师治疗多囊肾的经验及个人体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21
本课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杨霓芝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资助项目
2020-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4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