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19.05.027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随着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增加,慢性肾脏病(CKD)成为一种影响全球健康的疾病[1].贫血是CKD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的患者中更为常见,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2].有研究表明,CKD3期时贫血发生率达到51.1%,CKD5期可高达90.2%[3],最近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至CKD5期时贫血发生率甚至达到100%[4].贫血患者氧分压降低,致心脏负荷增加,呈现高输出状态,久之将导致左心室肥大,乃至全心扩大和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病死率[3,5].因此,在CKD早期开始重视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补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0)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来纠正肾性贫血,但因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如增加了高血压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的风险,且时有促红素抵抗的情况发生[6],故目前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所以临床迫切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肾性贫血的机制,进而研究和提前干预或延缓肾性贫血的发生提供方向和治疗方案.本文就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动物模型到临床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
20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2018YFC1704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1027,81273968,81072914;301百项优势项目YS201408
2019-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