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评估尿毒症性心肌病间质纤维化的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较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10~100倍[1].肾衰竭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2]显示当GFR降至75 ml·min-1·1.73 m-2时,心血管损害就已经产生.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超过40%[3]死于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虽然占了较大比例,但有学者证明更多的死亡是由于左室肥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造成的[4],这就促使我们对ESRD患者的心脏损害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以期获得更佳的治疗方式.尿毒症性心肌病足由肾衰竭引起的心肌病变,心脏肥大为其主要表现,以左室为主,病理上的特征性变化为心肌间质纤维化,是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针对磁共振技术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组织学方面的评估进行综述.
磁共振技术、技术评估、尿毒症性心肌病、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心肌间质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renal disease、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损害、心血管事件、疾病死亡率、左室肥厚、治疗方式、正常人群、心脏损害、心脏肥大
17
R44;R54
2016-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