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11.11.013
209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及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各证型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本病客观的中医分型标准,为提高中医诊断该病的准确性及对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及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找出该病种的常见中医证候,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收集209例IgA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相关西医检查报告,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因素统计方法确定IgA肾病的中医分型,以及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临床指标在证型间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中医证型分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在209例被调查患者中气阴两虚患者比例最大,占33%,其余三型比例分别为肺脾气虚兼湿热型30%,脾肾阳虚兼瘀型25%,肝肾阴虚型12%.在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兼瘀型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兼湿热两型(P<0.01);脾肾阳虚兼瘀型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其他三型(P<0.01),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肌酐水平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血红蛋白值大于脾肾阳虚兼瘀型(P<0.05);四种证型在不同CKD分期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种证型在男女比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种证型与尿红细胞计数、年龄、病程、发病季节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N的中医证候按本研究方法可分为四型,即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本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在各证型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治该病及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IgA肾病、中医证候、因子分析
12
R69;R27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0114;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团队;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
2011-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8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