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87X.2001.05.001
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肾脏病变.本病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0.3%,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由痛风所致终末期肾衰者占0.6%~1.0%.据Zollinger统计,尿酸性肾病在23,300例尸解中占0.2%,而痛风病人尸解几乎都有肾脏损害.既往认为本病在我国罕见,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及医药卫生状况的改善,其发病率已逐年增加,以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1临床分型
临床上又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尿酸性肾病,原发性者其发病机理与下述因素有关:
(1)先天性酶缺陷导致高尿酸血症.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增高: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活性降低或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谷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酸或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等均可导致慢性高尿酸血症.
尿酸性肾病、高尿酸血症、磷酸核糖焦磷酸、发病率、酶的活性、原发性、肾脏损害、次黄嘌呤、终末期肾衰、卫生状况、痛风、尸解、肾脏病变、欧美国家、临床分型、结构变化、活性降低、发病机理、转换酶、中老年
2
R69(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