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内外与人性善恶——重审孟告之辩的两个主题及其关系
孟告之辩涉及仁义内外和人性善恶两个主题.仁义内外之辩针对的是道德实践的动机问题,而非道德规范的来源问题,内外是相对于道德主体之“心”,而非相对于先天本有之“性”.孟子反对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张“仁义内在”,实是主张仁义应当内在于人心,亦即道德实践应当是自律.这种内在性的程度根据人心对道德理由、意义的反思理解程度不同而有深浅之别,即使孟告在“仁内”这一点上看似并无分歧,实则仍可能存在这种程度深浅之别.孟子以“四端”说为内容的性善论只能说明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的一部分来源,在相对于人性的意义上说“仁义内在”恐难完全成立.道德规范有时并非来源于人性,相反是为了约束和矫正人性,即便如此,这些道德规范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人心的自觉选择.在人性论上持相反立场者,如孟子和荀子,也可以在相对于人心的意义上达成“仁义内在”的共识.
仁义、内在、心、性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17GZGX006、嵩阳书院2016年度专项阶段性成果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