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氏春秋》看中国哲学史中的养生问题
整理说明:汤用彤先生晚年的治学重点转向道教,并涉及医学哲学史问题.他的读《道藏》札记中现存三份关于《吕氏春秋》中养生哲学的未完稿,皆由其口述,助手汤一介先生笔录而成.今以较完整的一份为主进行整理校订,其它两份有价值的文字以脚注等形式加入,增补文字以“[]”标出.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人编成《吕氏春秋》160篇,以道家思想为主轴,综罗百家之长,阐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科技、文艺等各学科理论.在先秦经典多已散失的情况下,《吕氏春秋》是了解早期道家思想乃至秦汉之际文化融合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典.该书虽“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但因其内容庞杂,历代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至近世才引起学界关注.胡适、冯友兰等前辈的哲学史著作虽对《吕氏春秋》评价很高,但都没有从身体的视角加以阐释.汤用彤该文首次把养生(身)问题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揭示出来,并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视角加以开创性研究.这虽有别于传统经典的西方哲学,但却符合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开掘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丰富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内容,彰显了中国哲学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哲学研究的本土化.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