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学”概念的结构特征与方法意义
关学,是由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创建、于明清发生学派分化并向近代转型的关中地域理学形态.作为地域理学的关学,尤其是张载之学,其影响又是跨越地域的.从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所设专章①算起,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张载关学学说和关学史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该领域仍存在着不少有待澄清的疑难问题,其中也包括"关学"概念的意涵问题.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意义.本文提出,"关学"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学术史概念,其结构特征表现为"时间"、"空间"、"学传"三重维度.由这三重维度构成的"关学"概念,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诠释模式.在诠释实践中运用这一新的诠释模式,是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的.这主要表现为:它有助于总结过往五十多年来"关学"概念研究的经验,激发关学概念研究和关学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观点,从而更完整也更具体地阐明"关学"概念的意涵,更如实也更清晰地勾勒北宋至明清关学演化的历史脉络.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10&ZD061
2013-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