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论语拾遗》的诠释特色
苏辙(1039 ~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大中大夫等职.著有《诗传》、《春秋传》、《论语拾遗》、《孟子解》、《龙川志略》、《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等.其中《论语拾遗》成于苏辙晚年,共二十七章,皆阐发己见之作,成为苏氏《论语》学流传至今的完本,体现了苏氏蜀学的特色.
苏辙出身于学风较为自由的巴蜀地区,尽管深受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但对佛道思想亦多有吸收,遂形成明显的三教调和的倾向.如他曾说:"东汉以来,佛法始入中国,其道与《老子》相出入,皆《易》所谓形而上者,而汉世士大夫不能明也.魏、晋以后,略知之矣.好之笃者,则欲施之于世;疾之深者,则欲绝之于世.二者皆非也.老、佛之道与吾道同而欲绝之,老、佛之教与吾教异而欲行之,皆失之矣."①"道之于物无所不在,而尚可非乎?虽然,蔑君臣,废父子,而以行道于世,其弊必有不可胜言者.诚以形器治天下,导之以礼乐,齐之以政刑.道行于其间而民不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泯然不见其际而天下化,不亦周、孔之遗意也哉?"②这就是说,儒、释、道三家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是相通的,皆是用来修身的,而治天下则须用形而下的礼乐及政刑.如果一味佞佛笃道,而施之于世,导致身灭国亡,那是因为不懂得这种道理;由此便归罪于老、佛,也同样是没有道理的.由此出发,苏辙"形成以儒治世、以佛道修心、养身的特殊生活型态",这"也成为他诠释经典的一大特色".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论语》诠释研究"11BZX047
2013-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