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0396.2004.03.005

终极性的转化: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引用
@@ 一、死的非真实性 一种常见的思考死亡的方式是去否定它.在西方文化的叙事中,关于这种对死亡的否定存在着严重的紧张.在大家"所接受的"柏拉图的思想中,①我们是从一个有关永恒不变的秩序--理型的世界--的假定开始的.然后,通过将其界定为一种变化从而限定了死亡,并且,那种变化是仅仅关注于现象世界内部的物质性方面的.在这种柏拉图式的模式中,人的持久性的同一性(persisting identi-ty)--不朽的灵魂,由于和真实世界的亲和性从而获得了保证.特定的个人或许会在遭受偶然变故的意义上"死亡",但其本质的"人性"(human nature)则由人的不变的理型而获得担保.并且,这种"人性"与教父们所诠释的超越原则的关系也就成为创造的神明.在"生"独立于"死"而不受死的影响这样一种意义上,这种世界观将生死建立为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类比,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上帝和世界的关系,后者是前者暂时和不完美的反映.通过诸如不朽的灵魂以及超越的世界这样一些形上学和超自然的假定,人类经验被固化并提供了一种文化的视野.

极性、转化、道家、死亡的方式、柏拉图、现象世界、文化、灵魂、非真实性、二元对立、形上学、物质性、同一性、世界观、生与死、亲和性、超自然、不完美、秩序、叙事

D90;H31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3-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哲学史

1005-0396

11-3042/B

200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