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0396.2002.03.012
文本诠释与理论转移--中国哲学文本诠释三例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孔子有一些道德概念可被发展成心性论,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论.又如孟子有一些有关心性的论旨,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形上学.寻求"了义"或"本义"除了掌握经典传统中的理论基型(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论旨)之外,也要确定某一被诠释的经典所包含的理论或可被理论化的论说是否经过诠释后满足一些理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内部融贯性"、"架内指涉的相应性"及"完备性"等,其中"内部融贯性"更是掌握"了义"或判别有效诠释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必要条件.经由此一判准,我们往往可以判定某一经典被诠释为包含某一理论之说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理论(的理性)重建及理论(的典范)转移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僧肇的《物不迁论》、张载的"理气论"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这三个中国哲学史上三次经典诠释的个例,来说明违反"内部融贯性"而产生理论转移或歧变的问题.
物不迁、性住、性空、气、太虚、天成、灵窍、心外无物
I0-;B9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07-117